城市规划和建设进入“微时代” 共享与品质——2018城市规划年会大会侧记
新土地规划人
ID:newlandplanning
一年一度的城市规划年会在杭州召开,今年大会的主题是:“共享与品质”。
共享这一理念来源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共享即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一理念再追溯至150年前,林肯在葛底斯堡发表的演说中就提出了政府是“of the people”(民有,一切为了人民)、“by the people”(民治或者依靠人民)、“for the people”(民享)的政府理念,共享也可以理解为民享。今年年会的“共享”主题如果译为英文的话,“for the people”比较妥当,而非通常的“share”。
而要建设一座能够实现“共享”的城市,极其考验规划能力,“对规划工作而言,共享既是一种基本理念,也是一个基本方法,这涉及规划的核心目标和价值导向。”
石楠秘书长具体阐释了“共享”二字的涵义,
“第一我们强调的是全民共享,人人享有,一个不能少。
第二是全面共享,让人民共享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各方面的建设成果,全面保障人民在各方面的合法权益。
第三是共建共享,共建就是共享参与的权利与责任,充分发扬民主、广泛汇聚民智,最大激发民力,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都有成就感,成为共享发展的基本路径。
第四,共享发展还包含着渐进共享的内涵,从低级到高级、从不均衡到均衡,逐步实现共享”。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石楠主持开幕式
大会首日的几个报告就是围绕着“共享与品质”这一主题和内涵进行了展开。
第一场报告是住建部黄艳副部长所做的《高质量的设计和营造才能提升城市品质,广泛深入的共谋共建共治才能实现共享》。
改革开放进入新时代,中国发展也进入转型期,由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带来了金融风险防范、生态文明建设、新旧动能转换等一系列新的发展大环境转变,在这样的一个转型期下,要再认识规划的作用,城市规划是工具和手段,不是目的,不能再沿用过去“宏大叙事”、高速度和粗线条地块给指标、供卖的规划方式,而要转变成为对存量的改造提升利用。
由此联想到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广州调研时说“城市规划和建设要高度重视历史文化保护、不急功近利、不大拆大建、要突出地方特色、注重人居环境改善,更多采用微改造这种‘绣花功夫’,注重文明传承、注重文化延续,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
第二场报告是杭州市人民政府市长徐立毅的《以规划引领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介绍了杭州这一具有厚重历史积淀和浓郁人文情怀的城市是如何走向今天这样一个独特韵味、别样精彩的世界名城。
杭州的发展更多的采用了有机更新的方式,走的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通过特色小镇、众创空间、科研院所、孵化器等这些特色创新平台,实现了产业转型升级,重点打造了基金小镇、云栖小镇、智造小镇,特别注重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使得这些小镇在空间品质上甚至优于杭州的主城区,这不啻是一种空间创新。
杭州还特别注重规划引领,生态保护治理,坚持生态优先“市域一盘棋”、生态功能区布局“全域一张图”、生态环境问题治理“全市一条心”,重点改造了西溪湿地公园,成为我国第一个国家湿地公园。
第三场报告是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副主任、研究员张文忠的《从居民视角解析宜居城市》。
通过国家课题对全国二十余座特大城市居民宜居满意度的调查和评价,分别从生活方便性、出行便捷性、城市安全性、人文环境舒适性等多维度、多指标进行了评价。
调查发现,现在城市居民对食品、卫生、交通等安全性的注重越来越高,而且不同的收入水平、教育背景、年龄段、性别的群体,对城市宜居满意度的感知体现了细微的差异。
第四场报告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常青的《城乡历史空间再生思考与实践》。
在这一报告中常青对历史遗存为何和如何进行具有生命力的再生提供了理论支持。在对历史文化建筑的保护中,规划者和文物工作者立场是有一定的冲突的,其实不必纠结于“原真性”和“真实性”的区别,通过对历史遗存的文化内涵和精神的提炼,最终达到一个“得意忘象”和“与古为新”的境界,通过拼贴、共置、再生等具体的手段,将新的建筑形态和功能恰当地与历史遗存相融。
第五场报告是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副校长、教授王树声的《中国城市规划智慧的现代传承》,通过历时12年对国内6000余幅古代城市图,10000余篇历史文献的研究,提炼了中国历代经典规划设计经验3700余条,建立了较为完备的中国城市规划历史经验数据库。
他们发现其实中国几千年来具有优秀的城市规划传统和智慧,中国城市善于结合自然山水构建城市秩序,例如以人的在地感受为出发点,通过“四望”、“环眺”、“端倪”等活动,在身之所处(内)、行之所达(外)和目之所揽(远)的三个空间层次上构建了一个城与自然的山水格局。
另外,中国古代城市特别注重人文空间,城市中有大量的文化建筑存在,这一点恰恰是现代城市所缺乏的。
第六场报告是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院长、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金南的《碧水蓝天:城市共享的生态产品》,该报告对我国城市优质生态产品的供需形势作了分析,提出了影响城市生态产品供给的制约因素,以及提升城市生态环境品质的思路。
从空气环境质量改善变化上看,北京实现的目标较为理想,PM2.5平均浓度从2013年到2017年重污染天数减少了41%。但是从国内的大气、水、土壤三大环境供给情况来看,污染程度都是严重或非常严重的,治理的难度很大。
我国环境发展处于攻坚对峙阶段,我国的GDP居全球第二,但环境绩效指数(EPI)在近年来却逐年下降,2018年已排到全球第120名;中国经济总量占全球的14.8%,但能源消耗却占全球的22.9%、钢材消耗占全球44.8%、水泥消耗占全球的50%、原煤消耗占全球63.7%,仍未走出资源消耗的粗放发展模式。
第六场报告是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主任、教授宫鹏的《中国健康城市发展的系统性思考》,该报告对城市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者提出了三点建议,
一是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宗旨不应是为了方便建设和管理,而必须面向城市居民的健康福祉;二是2030年中国城市人口比例将达到70%,不论新城建设还是旧城改造均应以健康城市为目标;三是只有把居民的健康装在心里,才能建设好健康城市。
大会的最后报告是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教授级高级规划师杨保军院长的《规划新理念—雄安新区规划体会》,由于保密要求,该报告未出示一张具体的规划图,但是杨院长分别从“协同、疏解、结构、生态、韧性、绿色、创新、融合、文化”等九个方面概况了雄安新区规划中的新理念,其实这也不应仅作为雄安新区的规划新理念,也应作为当前所有规划均应秉持的理念。雄安新区起步区形成了“北城、中苑、南淀”的总体规划空间格局,塑造“中华风范、淀泊风光、创新风尚”的城市风貌。
大会报告的详细介绍见下文:
学术报告一
品质与共享:高质量的设计和营造才能提升城市品质,广泛深入的共谋共建共享共治才能实现共享
报告人:黄艳,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
黄艳副部长在报告中指出,我国发展又进入了一个新时代,认识这个时代,必须要从发展的大背景出发,规划行业又是一个时代发展紧密同步,面对新的发展目标,帮助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问题,所以,切实理解和认识国家在新发展时期的主要矛盾、发展目标非常重要。
改革开放40年的今天,我国不仅是世界制造业大国,也成为世界市场大国。这个转变意味着我国在整个世界经济链条中的位置和作用发生了转变,我们的经济核心利益就是要国家处于整个世界产业链最优地位,所以要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同时,随着全方位开放市场,包括物质产品、服务和投资市场,中国的市场成为我们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这个高速度向高质量的转变意味着人的经济社会文化活动的方式、需求和供给等都随之发生巨大的变化;意味着我国城镇化进入了追求品质优先和美好生活的后半场。意味着从高速增长的城镇化率和大规模的城市扩张,转变为以美丽城市和美丽乡村共同构成的美丽中国目标和战略。
她认为认识转型期就是要了解转型期的政策环境改变,对我们转变规划理念和方式,为进入新时代做好准备有重要作用。因为高质量发展要求带来开发建设和城市化模式的变化,包括防范金融风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旧动能转换、生态文明建设以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等等。
其中防范金融风险对规划行业而言,就是“宏大叙事”、高速度和粗线条地块给指标、供卖的规划方式要转变;生态文明建设对规划行业而言,就是低环境影响的开发建设方式、系统性整体性城市生态系统、低成本生态治理环境的方式都需要创新和实践、城市双修的试点和实践。
在谈到再认识规划的时候,她从分享汪洋同志多次场合的讲话,指出“城市规划是工具,不是目的”。从我国建国后近70年的城市规划建设实践看,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面对阶段性的问题和发展目标,包括长远目标,无论是规划学科、技术,还是管理,这个工具都不是一成不变的。
改革开放之后,面对世界历史上史无前例的高速城镇化,城市大规模扩张和大规模推动基础设施建设,愿景和目标式的城市总体规划恰恰适应了这种难以预测准确的快速发展,编制和审批的城市总体规划总是被动落后于城市扩张性建设。同时,中央在机构改革专门成立自然资源部和林草局,专门“统一行使全面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职责”。
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是党中央十八大和十九大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举措。要构建国土领土覆盖的国土空间规划,保证领土安全实现国土面积上山水林田湖草的共同体。
在全覆盖的国土空间中,近97%左右是山水林田湖草的扩大地域,要解决生态保护和修复、耕地保护和生产问题,是一个非常复杂和交织的系统工程,规划不仅要划三条底线红线,更需要制定如主体功能区这样的政绩标准和财政转移政策,每一个自然要素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使用的规划工具是不同的。
最后她提出“高质量的设计和营造才能提升城市品质,广泛深入的共谋共建才能共治才能实现共享”。
既一是注重城市建成区存量的改造提升利用。注重旧小区的改造提升,既有建筑、历史建筑的改造利用,工业区和工业建筑的改造利用。
二是注重城市公共空间和环境的整体规划设计和营造。
三是注重、管理的新技术带给城市生活、运行、管理的剧变,如智慧城市、大数据助力、更绿色的方法和技术。
四是倡导参与城乡社区“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实践。如进入城市社区的责任规划师制度,进入村庄社区的驻村服务——规划师下乡。
最后对报告主题进行了系统总结,认为要注重修补、修复、提升,要开展微改造、小动作,要下足绣花功夫、精细设计,要重过程、重组织,要进入基层社区、面对面聆听、协商、服务。
学术报告二
以规划引领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报告人:徐立毅,杭州市人民政府市长
徐立毅市长报告中谈到,杭州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坚持了“一个尊重 、五个统筹”,即尊重城市发展规律,统筹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统筹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统筹改革、科技、文化三大动力;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统筹政府、社会、市民三大主体。
杭州城市发展五大主要举措为:
一是坚持规划引领城市战略转型,推动区域一体化进程;
二是以规划引领创新生态构建,推动城市产业转型;包括布局建设重大战略平台、规划城西科创大走廊、谋划建设特色创新平台、完善用地政策和产业政策。
三是以规划引领文化传承发展、彰显城市特色韵味;包括繁荣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
四是规划引领生态保护治理,提升城市环境质量;包括坚持生态优先“市域一盘棋”、生态功能区布局“全域一张图”、生态环境问题治理“全市一条心”。
五是规划引领共建共享共治,提升公共服务品质;包括谋划建设现代化交通体系、深入推进城市有机更新、布局推进社会事业发展、加强和创新城市治理等。
学术报告三
从居民视角解析宜居城市
报告人:张文忠,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副主任、研究员
张文忠研究员主要从宜居城市研究的背景、什么因素在影响居民的宜居性感知、什么样的城市在居民眼中更宜居、不同属性的居民对宜居关注重点有何不同、宜居性如何影响城市居民的生活以及中国宜居城市建设的方向等六个方面对报告主题进行了阐释。
其中宜居城市的发展背景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城市的本质是为人服务;宜居、绿色、生态、包容成为世界城市的发展方向;我国居民的生活品质要求不断提高;建设宜居城市是未来中国城市发展的导向等。
在分析影响居民宜居性感知因素方面,主要以北京市为主要研究对象,从北京城市居民宜居性满意度变化、首善之都优势继续保持、人文环境得到居民认可、生活方便性总体满意、长期制约宜居城市的瓶颈问题(出行)等方面出发进行了全面分析。
通过分析,得出在城市居民眼中,认为更宜居的包括:城市之间居民宜居满意度的比较,经济发展水平高未必满意度就高、居民最看重环境健康性与自然环境宜人性,出行问题对宜居性的制约不容忽视、城市文化应成为未来宜居城市建设的重点。
重点分析了不同属性居民对宜居关注重点的不同,如户籍差异与宜居性、收入差异与宜居性、年龄差异与宜居性(老年人、中年人、年轻人不同差异需求)、性别差异与宜居性等。
在宜居性如何影响城市居民的生活方面,分析了宜居环境和居民幸福感的基础、宜居性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居民择居行为等。
最后提出,中国宜居城市建设方向主要有:一是建设更加宜人的居住环境,二是建设更加方便的城市,三是建设更加有文化特质的城市,四是建设更加安全的城市,五是积极应对不同人群的差异化需求。
学术报告四
城乡历史空间再生思考与实践
报告人:常青,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常青教授通过大量的概念辨析和案例剖析,提出了三个方面的结论:
一是历史环境再生实质上是积极的保护和有管控的创新,需要首先恰当处理好保存、修复、翻建、加建和新建之间关系。
二是存真与续新构成历史建成环境再生的一体两面,对于存真,应整旧如故;对于续新,应“与古为新”。
三是历史环境再生的创新要探究原型意向来源和转化方式通过“得意忘象”,向创新的境界迈进。
学术报告五
中国城市规划智慧的现代传承
报告人:王树声,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副校长、教授
王树声教授从四个方面进行了报告:
一是结合自然山水的城市规划。城市规划建设是与“三形”统筹的过程,其建设范围虽小,但规划思考、关照的范围很大。
二是城市人文空间规划。中国文化特别重视对“何谓人”这一命题的讨论,这也直接影响人居环境的建设;纵观我国数千年的城市规划与建设史,高度重视精神文化空间的选址、布局和建设,一代代规划建设者致力于城市文化空间的传承和创新,形成了中国人文规划传统。报告提出,城市规划建设要“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就要在城市规划中恢复我们中国规划的这一优秀传统,结合城市的新发展,建构自身独特的文地系统,创造新时代的城市山水人文空间。
三是城市古迹保护与文化传承。
四是经济繁荣时期的城市规划。
王教授最后指出,中国城市规划传统是一座伟大的智慧宝库,其工作仅仅是一个开始,还有许多工作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在现代城市规划学术语境中,揭示中国城市规划传统的现代意义和价值,使之成为中国特色现代城市规划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不仅是中国城市发展的现实需要,从城市规划学术传承来讲,也是一个古老的文化大国在城镇化进程中应当且必须完成的历史任务。
学术报告六
碧水蓝天:城市共享的生态产品
报告人:王金南,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院长、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院士报告中提到,新时代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的新要求包括收入水平的提升、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良好的生态环境需求,提供更多的优质生态产品上升至国家意志。
十八大以来生态产品供给的力度大增长快,城乡生态环境状况有所好转,环境服务产品提高。但是城市生态产品的供给不充足不平衡,主要表现为城市空气质量达标率仍然较低,2015-2017年,达标城市比例从21.6%增加到27.2%。
城市生态产品供给严重不足,表现为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生态空间挤占等。同时生态产品供给不足损害健康,也影响社会稳定。
报告还提出了影响生态产品供给的主要制约因素,主要是环境与发展仍处于攻坚阶段,唯GDP发展理念尚未根本转变,生产方式较为粗放、资源效率不高,空间布局不合理、生态环境风险高。
报告最后提出了满足城市生态产品的战略思路,主要为:
一是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
二是强化环境空间管控,优化空间格局;包括探索推动区域空间生态环境管控制度改革;完善城市环境规划制度,参与“多规融合”,优化“三生空间”;城市层面落实“三线一单”,推动区域和规划环评落地。
三是开展达标行动,提速供给进程。
四是标杆引领,打造样本。
最后王院士做了四点总结,
一是高质量的城市生态产品是中国当今乃至实现两个百年目标进程中最稀缺的公共产品;
二是城市生态产品稀缺不仅影响我们当代人的福利和健康,而且继续影响我们的子孙后代;
三是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把生产城市生态产品作为城市重要功能,留足生态环境空间;
四是推进城市规划创新和专项,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实现城市生态、健康、低碳、宜居和可持续发展。
学术报告七
中国健康城市发展的系统性思考
报告人:宫鹏,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主任、教授
宫鹏教授结合《释放城市力量、共筑健康中国》的研究报告,认为健康城市的主要挑战包括五个方面,即慢性疾病负担、新发传染疾病、人口老龄化、医疗支出上涨以及健康均等化尚未实现等。
提出了健康城市发展的建议:
一是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从城市规划入手;二是增加参与;三是促进跨部门的协作;四是制定地方目标并定时评估进展。
他认为中国健康城市建设的短板主要是城市建设缺乏系统设计,如过去注重形象忽视功效,注重局部忽视整体,注重当下忽略长远。
最后对城市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者提出了三点建议,
一是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宗旨不是方便建设和管理,必须面向城市居民未来的健康福祉;
二是2030年中国城市人口比例将达到70%,不论新城建设还是旧城改造均应以健康城市为目标;
三是只有把居民的健康装在心里,才能建设好健康城市。
学术报告八
规划新理念—雄安新区规划体会
报告人:杨保军,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教授级高级规划师
杨保军院长开篇用九个关键词就雄安新区规划体会进行了概括:
第一个关键词为“协同”。从协同角度得出了三方面启示,主要为:竞争能激发个体潜力,协同能提升整体效益;结构效益、规模效益、分工效益;城市问题需从区域求解。
第二个关键词为“疏解”。之所以疏解是解决北京大城市病促进区域协同发展,主要疏解非首都功能,具体疏解实现区域承载的多元集中。
疏解的启示主要为:有限资源、有限目标,有舍有得;大禹治水,堵疏结合;遵循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律,要素由点上集中跃升到面上集聚。
第三个关键词为“结构”。从新区结构看,主要是考虑城乡统筹、均衡发展、宜居宜业,起步区结构顺应自然、随性就势。
从结构得到的启示为:要尊重自然、顺应规律,因地制宜;要借鉴历史,立足当下,面向未来。
第四个关键词为“生态”。体现的是天人合一,生生不息的生态观,雄安新区生态拓展主要是从数量保障到结构控制。
从生态方面得到的启示为:人与天调,生生不息,首先要保护好,其次要利用好;生态空间不止于数量,生态系统、网络格局更重要;以生命表征生态。
第五个关键词为“韧性”。韧性具备三个特征,即生存、适应和恢复。从韧性得到的三点启示为: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在增加;进化论格言:最大的失败莫过于过去的成功;重新审视以往的布局模式:组团布局、紧凑混合、有机联系,去中心化、学习传统营建智慧,结合当代科技创新。
第六个关键词为“绿色”。理念上,绿色交通支撑生态文明时代的城市;模式上,多种措施指向一致、形式合力;指标上,全面体现绿色理念。交通组织上坚持公交慢性导向,创新管控理念,挖掘窄路密网潜力。其次建设绿色智能的供电系统、建设循环利用的环卫系统。
绿色启示为:即包含绿色生产方式,更指向绿色生活方式;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方式;绿色出行。
第七个关键词为“创新”。体现为数字城市-智慧城市,从创新方面得到三点启示:创新要素汇聚、创新空间营造、创新生态培育。
第八个关键词为“融合”。首先为城乡融合,其次为社会融合,最后是空间的融合。强调融合得出三点启示:跨界融合;功能融合;空间融合。
第九个关键词为“文化”。首先是营城智慧定格局。雄安的城市风貌定位为“塑造中华风范、淀泊风光、创新风尚”的城市风貌。其次是历史记忆理脉络。再次是工匠精神铸经典。最后是山水园林彰显特色。
强调文化得到的三点启示:文化自觉(保护);文化自信(传承);文化自强(创新)。
结语:再议“共享与品质”
自从发明了私有制,对物质财富的私人占有是自由经济制度信徒们的坚定信条,私有制已然成为经济繁荣最根本的制度基础,除了上帝,人人都为自己。
但是后来发现在自由经济的运行中,如果没有政府的有形之手,单靠市场的无形之手是很难实现经济和社会的正常运转的,于是乎由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成为市场经济的必然组成。随着制度的发展完善,政府的公共服务水平成为许多城市地区率先发展起来的最为重要的因素。
共享本来就是城市天然自带的需求,人们在城市中共享空间、共享资源、共享机会。多数公共设施都具有正的外部效应,比如城市绿地建的越多,受益的人群也就越多。
这些公共或准公共设施传统上都是由政府来提供的,随着经济繁荣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公共服务和产品的需求覆盖到更广的范围,上升到更高的层次,例如,公共安全的需求,生态环境产品的供给等。
进入到互联网经济阶段,人们的脑洞大开,发现对私人物品的完全占有是不经济也不必要的,借助于移动互联网,原本完全属于私人的交通工具、住宿空间等都开始向全社会分享,如共享单车、Airbnb、美团、饿了么这些共享经济形式,已经发展成为基础性的社会服务,并且都是由政府之外的组织提供的。
之所以出现这种发展形式,是因为人们对物品的使用需求不是跟占有一样是全时的,而是随时发生的,碎片化的。
互联网经济时代出现了许多微型化和碎片化特征:抖音是对视频的微型化和碎片化;微博是信息传播的微型化和碎片化;微信、QQ是社交的微型化和碎片化;付费阅读是学习的微型化和碎片化……
或许城市的建设和品质的提升也即将进入一个微型化和碎片化的时代,城市中会随时发生应需而生的大量的、碎片化的空间改造,并且需要通过广泛的、人人参与的共谋、共建实现共享,所以我们说城市建设和品质提升即将进入一个“微时代”。
文章来源丨新土地规划人
投稿邮箱丨xjxtd@126.com
中规建业城市规划设计院 信息中心
文章精选
About Us
中规建业城市规划设计院(北京)有限公司
为人与空间策划沟通的桥梁
在城市、乡村、景区实践着我们的追求
中规建业城市规划设计院(北京)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清路9号汇智大厦B座
电话:010-57811531